隨著新能源動力電池發展,國家鼓勵高密度、大功率、快速充放電新能源汽車的發展。原有的新能源汽車采用空冷式散熱已經不能解決(jue) 電池散熱問題。液冷係統的優(you) 點是降溫速率快、均溫性好、流體(ti) (溫度和流量)控製簡單和。液冷散熱係統已成為(wei) 新能源汽車必然趨勢。整車的熱管理係統就需要重新設計。
目前電池包(PACK)液冷散熱係統運行數據空白,新能源整車廠商就無法設計整車的液冷係統。整車廠商需要了解如下數據:一)、電池包的合理溫度在10-30℃,低溫天氣液冷係統可能達到-30℃,電池包內(nei) 部本身有發熱塊啟動前預熱起到熱保護功能,當汽車行駛後電池溫度超過30℃以上時就需要通過-30℃液冷係統降溫,此時需要通過多少流量液體(ti) ?保證電池溫度控製在10-30℃範圍內(nei) ,且汽車液冷係統管徑是固定的,那麽(me) 就需要調節壓力來控製流量。以此類推隨著汽車冷卻液溫度變化,為(wei) 保證電池溫度冷卻液的流量、壓力也需要變化。二)、當高溫天氣,汽車冷卻液、電池包的溫度可能達到50℃以上,電池包的充放電工況如何?整車製冷係統(車內(nei) 空調空間降溫、電池包、電驅、發動機液冷係統)冷量如何匹配,以便整車熱管理達到快速平衡。讓整車性能、安全達到合理範圍內(nei) 。以上數據就需要我司的液冷熱工測試平台提供數據。
備注:在整個(ge) 電池包(PACK)熱工測試過程中,同時需要以下設備同步工作,充放電設備(BMS熱管理係統)、步入式環境箱、熱成像儀(yi) 等。
新能源動力電池組中的散熱係統,能夠起到為(wei) 新能源動力電池組降溫的目的。新能源動力電池散熱方式有風冷、水冷和直冷三種。風冷模式中,散熱係統利用利用自然風或風機,配合汽車自帶的蒸發器為(wei) 電池降溫;水冷模式中,一般會(hui) 將散熱器與(yu) 製冷循環係統耦合起來,通過製冷劑將電池的熱量帶走;直冷模式中,散熱係統利用製冷劑蒸發潛熱的原理,在整車或電池係統中建立空調係統,將空調係統的蒸發器安裝在電池係統中,製冷劑在蒸發器中蒸發並快速地將電池係統的熱量帶走,從(cong) 而完成對電池係統冷卻的作業(ye) 。
風冷技術
風冷技術是目前新能源動力電池中應用廣泛的散熱技術。強製氣流可以通過風扇產(chan) 生,也可以利用汽車行進過程中的迎麵風或者壓縮空氣等產(chan) 生。與(yu) 其他技術相比,風冷技術相對簡單、安全,維護也方便。日本豐(feng) 田公司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Prius和本田公司的Insight都采用了風冷的形式,尼桑、通用等汽車公司研製的熱管理係統主要采用強製風冷形式。
國內(nei) 的各種類型的新能源動力電池基本上采用風冷技術,國內(nei) 技術基本上與(yu) 國外水平相當,能夠在低成本的情況下,達到良好的散熱性能。
與(yu) 液冷技術相比,風冷技術與(yu) 電池表麵之間的熱交換係數低,冷卻、加熱速度慢,電池箱內(nei) 部溫度均勻性不容易控製,電池箱的密封設計較難,防塵、防水效果較差。
水冷技術
水冷散熱係統主要包括:電子水泵、換熱器、電池散熱片、PTC加熱器、膨脹水箱。
水冷技術是基於(yu) 液體(ti) 熱交換的冷卻技術,比風冷技術效率更高,電動汽車電池組內(nei) 部溫度更均勻,可與(yu) 車輛的冷卻係統整合在一起,與(yu) 電池壁麵之間的熱交換係數高,冷卻、加熱速度快。但是采用水冷技術的係統更複雜,重量大,維修和保養(yang) 難度大,並且存在漏液的可能。
國外對水冷技術研究較早,應用時間也較長,並且隨著不斷的探索、實踐與(yu) 改進,係統的熱交換係數以及冷卻加熱速度均已達到了較好的水平,並且通過新材料的應用,國外水冷係統的重量也有所減輕。
目前國外主要在特斯拉、通用沃藍達(Volt)、法國標致雪鐵龍、寶馬i3等汽車品牌中采用水冷技術。特斯拉Model S車型采用的就是水冷技術對電池進行降溫。特斯拉在其電池排布、熱管理係統、電池管理係統上進行了非常深入的設計,以保證每個(ge) 電池單元都在監管之下,其狀態數據能夠被隨時反饋、處理。對於(yu) 單個(ge) 體(ti) 積很小的電池單元,特斯拉將其獨立封閉在鋼製隔間裏,同時液冷係統可以具體(ti) 到為(wei) 每一個(ge) 電池單元進行冷卻,降低彼此的溫差,也相對降低了電池自燃的風險。
近幾年,隨著我國新能源動力電池散熱係統技術的不斷進步,水冷產(chan) 品呈現逐漸替代風冷產(chan) 品的趨勢。
據新思界產(chan) 業(ye) 研究中心發布的《2017-2021年新能源動力電池散熱係統市場現狀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》,目前,相關(guan) 汽車廠商如比亞(ya) 迪、吉利等已將水冷產(chan) 品應用到其新能源汽車當中。未來,隨著行業(ye) 技術的不斷進步,“直冷+水冷”的方式將成為(wei) 市場研發的主要方向。
國內(nei) 有江淮iEV7S等少量的新能源車采用了水冷技術。江淮新能源純電動SUV——iEV7S利用水冷技術,將電池包的溫度控製在10-35攝氏度之間,即便在零下30攝氏度的超低溫環境下,也可正常充電,不影響續航裏程。新一代電池包水冷技術,實現了電池低溫快速加熱,在環境-30℃和電芯-15℃條件下,40分鍾內(nei) 可將電池加熱至10℃以上,同時其優(you) 異的電池冷卻性能,滿足高速+快充連續行駛,電池高溫控製在35℃以下。
新思界產(chan) 業(ye) 研究員認為(wei) ,在風冷技術方麵,我國技術水平已經能夠達到水平,風冷散熱係統也已廣泛被用於(yu) 國內(nei) 新能源動力電池散熱係統。在水冷技術方麵,受技術水平限製,我國近年來才逐漸有企業(ye) 進行研究與(yu) 生產(chan) ,雖然技術進步迅速,但與(yu) 國外相比,仍存在差距,未來還有較大的進步空間。
此外,水冷技術的使用能夠較好地解決(jue) 目前新能源汽車普遍麵臨(lin) 的低溫使用續航裏程降低、低溫無法充電等問題,改善用戶的用車體(ti) 驗,促進新能源汽車的普及。基於(yu) 此,水冷技術未來會(hui) 逐漸取代風冷技術。
微信公眾(zhong) 號
移動端瀏覽